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
出版社: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左岸文化
得獎理由
選題及時回應了時代巨大的變動事件,動員記者、專家,攝影師、插畫家,繁複的人力調度,以及借此所產生的豐富文本要素,被處理得如此清晰、周全、深刻,充分展現了成熟的編輯整合力。
本書結構面向完整,在宏觀政經視野與個人生命體驗之間,在事件現場與歷史縱深之間,在新聞報導與評論分析之間,在文字敘述與圖片呈現之間,都取得極好的平衡。視覺形式上,版型雅致,意象統一,設計用色、文字編排、圖像風格都能扣緊主題,視覺張力鮮明。
無論是政經重大議題,或是文化趨勢走向,編輯首要課題都在回應閱讀世界的變化,本書不僅為歷史事件作出及時的見證,也為讀者留存理解時代的重要文本。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出版社:步步出版(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與影視中心總製作人。加拿大McGill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訪問學人。臺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SOPA)獎、香港人權新聞獎等奬項得主。著有《血淚漁場》、《廢墟少年》。一輩子學習用文字和影像把故事說好。期許有人類學的細膩、社會學的宏觀、能回到本質思索。以記者為志業。
胡文青
大學求學時期,因接觸諸多臺灣現代文學與歷史課程,受教薰陶,加上後解嚴時期出版社激增,臺灣主題出版傳播蓬勃發展,逐漸打開了臺灣自製書籍的眼界,也相信一本好書,不管是智性上或者情感上,都能夠帶給讀者飽滿的力量。而後,從事出版編輯工作的志向經啟蒙,至今仍以臺灣主題的出版品為主要編輯領域。任職晨星出版有限公司編輯,近年以【圖解台灣】、【台灣地圖】、【自然公園】、【台灣原住民】等系列叢書為企劃編輯主軸。早期另曾編撰《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台灣的公園》、《台灣的咖啡》等書。
胡淑雯
1970年生,臺北人。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哀豔是童年》;歷史書寫《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主編、合著)。
莊瑞琳
曾就讀臺大外文系、輔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歷任新新聞出版部編輯、自由時報高雄組記者、誠品報告編輯、時報出版人文科學線主編、衛城出版總編輯。現為春山出版總編輯。
蔡忠琦
編輯工作之於我,比較像是一種「聽見」的過程,聽見創作者的聲音、讀者的聲音,在兩者交會的瞬間,想像那是什麼樣的聲音,雖然並不一定都能懂,但我很珍惜那些互相理解的時刻。期許未來能聽到更多聲音,無論好不好聽,我只是默默的想/輕輕哼唱:「未必悅耳的才動人,嘈雜的聲音也可能好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