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
出版社: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理由
生態畫家邱承宗的繪本《翠鳥》,以小男孩為第一人稱,敘述周末和哥哥到附近公園大池塘釣魚,從哥哥架設釣具到成功釣到第一條魚,過程中小男孩注意到池邊的翠鳥,在兩人簡短的對話中,用繪本分鏡的架構,為讀者捕抓平常肉眼不易看到的停格瞬間,帶領讀者認識翠鳥和周遭生態。
本書插畫以簡代繁、以局部代替全部,適度留白,運用三角構圖,聚焦在生態中的重點物種,再以寫實技法描繪,而周圍景觀則簡化筆法來陪襯畫面主體。水池邊的生態,也精心布置在畫面中,讀者可透過書籍前後糊貼頁標註的頁數,按圖索驥,認識重點生物和植物。邱承宗透過觀察和紀錄,再以繪本或攝影作品表達他對臺灣土地的關懷,每一本繪本都力求藝術創新,邀請讀者一起關心生態保育,其用心讓人敬佩。
邱承宗
1954年生,畢業於日本東京攝影專門學校,曾任《兒童日報》攝影主任、創辦紅蕃茄出版社。作品曾兩度入選波隆那兒童插畫展、獲金鼎獎、豐子愷圖畫書獎與中時開卷年度兒童十大好書等多項大獎。
創作三十年,每每在新作品中嘗試新觀點與繪畫技巧,而其中不變的是貼近自然、描繪生命的熱忱與關懷。
林廉恩
出生和生長於臺灣。大學畢業後在偶動畫公司擔任角色與美術設計一年多,離開才開始畫圖。擅長使用壓克力、水性蠟筆、拼貼進行創作。創作內容多以當下的感受或是生活經驗為主題。喜歡兒童插畫、貓狗、古老的東西、午後雷陣雨和看劇。曾獲得2014美國3X3當代插畫獎及2015、2018波隆那兒童插畫獎。平常是木訥溫和的插畫家,到了晚上和假日也就是小孩在家的時候,就會化身抓狂媽媽。
來自清水的孩子1愛讀冊的少年、2綠島十年
出版社:慢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得獎理由
游珮芸和周見信合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1愛讀冊的少年、來自清水的孩子2綠島十年》二冊,以傳記漫畫呈現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蔡焜霖,從1930年出生到1960年代的生命故事。除了文、圖作者之外,結合編輯和美術設計、顧問等製作團隊,翻閱書籍,文圖敘事流暢,用紙和裝幀設計別出心裁,是以漫畫幫助年輕世代理解臺灣歷史的創新佳作。
透過周見信在書中的人物形象、服裝、歷史建物等繪圖表現,顯見重視考據,兩冊色彩計畫有別,試圖寓意主人翁生命際遇;游珮芸的腳本,來自真人採訪口述歷史和歷史資料蒐集和考據,對白設計,以臺文、日文中文對照,再現戰後臺灣語言轉換的現時情境。這套書先在募資平台發起,預計出版四冊,總長預計超過六百頁,時序跨越九十年,製作工程費時,對還未出版的兩冊書,值得期待。
游珮芸
臺大外文系畢業、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目前任教於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
周見信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現就讀於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在圖像創作、美術教育與兒童文學之間遊走。曾出版多本圖畫書,並在2016年以《小白》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首獎。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成立於1992年,集結來自全臺灣的工傷者、職業病勞工、及工殤家屬,用自己的力量組織起來,促使政府及企業重視職業安全,預防職災,並爭取政治權力,與平安勞動的社會。
除了個案協助與政策倡議以外,協會長年以繪畫、音樂、書寫作為培力方法,透過集體發聲穿越障礙、壓迫與污名的邊界,創造社會對話空間。歷年集體創作:《木棉的顏色》、《木棉花開了》、《工傷轟拍》、《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陪媽媽兜風》等。
陳瑞秋
陳瑞秋,豐原人,畢業於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現為自由接案者,從事圖文創作與設計工作。繪本作品有《長腳的房子》、《尋找顏色》(小魯文化出版)。
李光福
國小退休老師,目前從事寫作與語文教學研究,著有兒童文學書籍一百餘本。喜歡編故事、寫故事,擅長童話故事、兒歌、兒童小說及兒童散文創作,作品曾獲教育廳兒童文學獎、民生報兒童文學獎,及獲選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推薦等。作品有《英雌好漢在一班》、《阿媽的油罐子》、《山上的女孩》、《我也是臺灣人》、《我不是白痴》、《鐵漢帥哥我老爸》、《波麗士餡餅》等。
詹廸薾
自由插畫工作者,喜歡為故事畫圖,希望透過畫筆傳達出看不見的氛圍。
目前享受著手繪的創作過程,較常使用色鉛筆與水彩,畫面細緻內斂,用色柔和。
著有個人繪本《dear和你在一起》,
合作繪本《我才不要剪頭髮!》、《我的爸爸看不見》。
何華仁
居住在宜蘭,平日喜歡在家附近的淺山、海邊觀察自然生態。擅長以木刻版畫、繪本形式進行野鳥創作。
歷年來舉辦過多次版畫展,繪本作品有《彩鷸奶爸》、《台灣鳥四季》、《野鳥會躲藏》、《野鳥有夠酷》、《鳥兒的家》、《小島上的貓頭鷹》、《灰面鵟鷹的旅行》、《公園有鷹》等。
黃健琪
雖然已被自己的小孩喚作中年婦女,但心裡卻住著一個還沒長大的小孩。步出校園後,一路的工作都與孩子相關。平日閱讀習慣頗雜食,寫作範疇也堪稱跨界,希望能將自己雜七雜八的想法編寫下來,與小朋友分享。作品曾獲《好書大家讀》優良圖書推薦。著有《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04火車開進地底下》和《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07不能再斜的比薩斜塔》。
吳子平
曾經是一個很愛畫圖的小孩,現在是一家人都很愛畫圖的家長。畫過很多童書,希望變成老爺爺的時候也還在畫圖。
劉旭恭
1973年出生於臺北石牌,臺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
1996年參加「陳璐茜手製繪本教室」後開始畫圖畫書,
作品曾獲信誼幼兒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
時報開卷好書獎、金鼎獎及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入選。
相關著作:《小老鼠的夢想(博客來獨家簽名版)》《你看看你,把這裡弄得這麼亂!》
劉思源
1964年出生,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畢業,現居於臺北景美溪畔。
曾任漢聲出版公司編輯、遠流出版社兒童館編輯、格林文化副總編輯。目前重心轉為創作,用文字餵養了一隻小恐龍、一隻耳朵短短的兔子、一隻老狐狸和五隻小狐狸……。
作品包含繪本《短耳兔》系列、《騎著恐龍去上學》;繪本傳記《愛因斯坦》等;橋梁書《狐說八道》系列、《大熊醫生粉絲團》;童話《妖怪森林》等,其中多本作品曾獲文建會「臺灣兒童文學一百」推薦、「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並授權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出版。
林小杯
也寫也畫,也愛跟小孩說故事。繪畫與文字的筆調自由隨興,故事常是幻想和生活的結合,相信一朵花開和小雞破蛋而出這些藏在平凡裡的事物,才是真正動人的神奇。
作品有《喀噠喀噠喀噠》、《非非和她的小本子》、《宇宙掉了一顆牙》、《騎著恐龍去上學》和《步步蛙很愛跳》等,曾獲信誼幼兒文學獎首獎、好書大家讀、開卷年度最佳童書、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Nami Concours插畫獎、金鼎獎、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
希望有一天變成了林老杯,還是會不時冒出有意思的作品。
劉伯樂
1952年生於南投縣埔里鎮,學齡前住在偏遠山區,曾經看見溪魚逆水而上,也砍倒過一棵山櫻花,母親為了我的學業教育「三遷」到平地,成長過程和偉人一樣平凡又自然。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畫作獲「全國油畫大展」特優獎。隨後進入教育廳兒童讀物出版部擔任美術編輯,並從事插畫工作,插畫作品入選歐洲插畫大展。出版作品曾經獲得:時報開卷好書、讀書人年度好書、中華兒童文學獎、楊喚兒童文學獎、豐子愷圖畫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