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16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非小說獎

2023第16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獎評審團隊,由左至右:洪震宇、陳德政、張潔平、李明璁、黃麗群。

評審介紹

非小說獎 召集人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非小說獎 評審
洪震宇(自由作家、跨領域創意教學工作者)
陳德政(作家)
黃麗群(《新活水Fountian》總編輯)
張潔平(Matters Lab 創辦人兼執行長,飛地書店創辦人)

總評:

若要縱觀當今華文出版趨勢,是如何持續寬廣地開展,同時卻也能專精地深耕,從每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投件作品,主題如此多元、表現那麼自由,便能一窺全貌。即使受到疫情影響產業與數位視聽文化衝擊,量多且質佳、豐盛而異音的各種新書,還是百花齊放,充滿沛然莫之能禦的能量。無論是主題、文類、內容、設計到印刷,這些製作精良的作品,總能體現時代精神,甚或具有跨越時空、召喚普世認同的深刻思想意念。

總的來說,可以用四條軸線歸納今年入圍的作品趨向:

一、對台灣地理與生態的獨特發現:包括製作精美的《再凝望—戰後太平山》,透過深入山林生態與風土人物的回溯考察,呈現不只深情回望的深思展望;以及帶領讀者,透過豐富圖文資料,深入淺出見證台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的《臺灣惡地誌》。

二、對跨域歷史與事件的比較反思:包括從地圖出發、巧妙融合鉅觀與微觀視野的《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以及《不只哀悼》藉由德國轉型正義中的文化實踐案例,思考探問台灣百年不義歷史與暴政結構轉變之可能;還有《紅房子》,生動描繪歷經變遷的圓山大飯店,裡頭一幕幕比電影還電影的人事更迭,令人唏噓也帶來省思。

三、對庶民勞動與生活文化的紀錄:包括一位來自高雄拖車師傅家庭的研究生,透過對父親職業技術與階級認同的田調反思,細膩寫下的《我的黑手父親》;以及《菜場搜神記》裡,揉合各種文類風格,所呈現迷人有趣、充滿各路神人與各樣怪事的市場踏查筆記。

四、對人生歷程與創作緣起的回顧:包括林懷民《激流與倒影》、詹宏志《舊日廚房》與鍾永豐《菊花如何夜行軍》,三位重要文化先行者各自從舞蹈、飲食和音樂等主題,既深刻聚焦同時又廣博連結,分別寫下了他們記憶深處裡真摯的人生故事、思想軌跡,及其所投射出的時代精神。

《激流與倒影》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理由

激流怎能為倒影造像?在時間面前,激流只是相對,而回到人心,倒影也只是幻影。將一生奉獻給藝術的人,必須隻身面對時間,所見證的激流與留下的倒影,都成了心靈史的註腳。

本書是林懷民一生故事的縮影。從七零年代出發,他所走過的路,是一個奮發年代的縮影,也是一個求索靈魂的軌跡。這條路上有他自己,也有同時代的行路人、燃燈者。在書中林懷民寫 Linda 的話,也可適用於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當在創造中累了、想停頓下來,在美學上懶了、想馬虎過關時,這本書令你警醒;當你在精神的求索中感到狂喜或苦悶,這本書讓你不孤單。

攝影:林百里
作者

林懷民

原是一位著名的小說家。2019年,他長銷的成名作《蟬》發行50週年紀念版。1970年,就讀美國艾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期間,開始正式習舞,1973年創立雲門舞集,成為國際級的編舞大師,讓世界看見台灣。2019年年底,林懷民從他主持46年的雲門舞集退休。 2013年,林懷民繼瑪莎.葛蘭姆、模斯.康寧漢、碧娜.鮑許、威廉.佛賽之後,獲頒有「現代舞諾貝爾獎」美譽的「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在他的領導下,雲門舞集演遍台灣城鄉,每年舉辦免費戶外演出,每場觀眾數萬,讓雲門舞作進入普羅大眾的生活,成為三四代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他的文字作品除了《蟬》,還有《跟雲門去流浪》、《摩訶婆羅達》。

《紅房子: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

出版社: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理由

近年台灣出版許多追憶、爬梳與記錄本土文化、生活歷史的書籍,這本《紅房子》相對卻有些突兀,因為主題是黨國色彩濃厚、達官顯要雲集的圓山飯店。
然而《紅房子》卻能將富麗堂皇、雕龍畫棟的黨國殿堂與戰後島嶼歷史巧妙融合,描繪出有如台灣版的《紅樓夢》。作者透過鉅細彌遺的訪談與考證,甚至挖出許多不起眼的新聞報導,藉由飯店裡各種小人物故事,包括理髮師、廚師、接待員等人的視角,串起我們遺忘、或是不了解的那段興衰起伏、風雨飄搖下的政經歷史,甚至還見證民進黨在圓山飯店成立的驚險歷程。

正如同書名副標「圓山大飯店的當時此刻」,儘管紅房子歷經樓起樓塌、屋頂大火的紋身與重生,才能在華麗轉身之後,鑄造出深刻的老靈魂,成為這座島嶼獨一無二的故事。

作者

李桐豪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鏡週刊人物組記者、紅十字會救生教練,經營老牌新聞台「對我說髒話」與同名臉書粉絲頁。OKAPI專欄「女作家愛情必勝兵法」、「瘋狂辦公室」作者。曾以《絲路分手旅行》曾獲2005開卷美好生活推薦,《非殺人小說》獲林榮三小說二獎,《養狗指南》獲林榮三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著有《絲路分手旅行》,《不在場證明》。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出版社: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理由

誠如書封文案:「見證台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首部從西南泥岩惡地環境切入,刻寫島嶼形成與變遷的跨域作品」,「惡地」之景觀與命名彷彿貧瘠,卻有特殊地貌條件所產生的豐富地誌意義,以及經濟、族群發展、環境治理的歷史累積,此前引言的「文明生態」與「跨域」完全不是空洞修辭;奠基於此,《臺灣惡地誌》具備精準穩定的編輯方針,導論首先鋪開問題意識與論述路徑,接著循序漸進,引入地質學知識背景、人類文明與惡地的關係(光是觀察惡地的水塘,就能描繪先民的生活圖像)、動植物生態,以及惡地上的環境運動,最出彩的部分是,這些帶有閱讀門檻的專業知識,處理不同章節的作者群,無不寫得經緯分明又引人入勝,非常不容易。

作者

蘇淑娟

地理學工作者,相信知識的價值在於行動與實踐。善於走路的非洲人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期待重要的臺灣環境議題能有一群人一起走、接力到達遠方的目標。

作者

梁舒婷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畢業、惡地農夫工作室永久成員。成長在高雄市田寮區,人稱「月世界」的地方。神創造萬物,也創造了像臺灣西南部泥岩惡地這樣的地方。惡地上有丘陵、有水文,有在地的人文產業還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一切交織成為一幅風景、一個屬於我們的DNA。

作者

吳依璇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畢業,喜歡一邊聽沒有人聲的古典樂、一邊趕稿,最常做的事就是拖稿。法蘭西斯.培根曾說過「讀書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寫作使人精確」。而我正在努力往這三個目標前進。

作者

劉閎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兒時踩著濁水溪畔黑泥黏土,旅居高屏近十載後,重返校園修讀地理學碩士。對於山林水土的地理環境與城鄉生態發展有深刻的好奇心。

作者

柯伶樺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從小就喜歡跟前跟後在村子裡趴趴走,總被大人叫野腳;現在幸運能全臺走跳做生態研究,從海岸、溪谷到山巔,窺探迷人的世界。現任野人谷長工,與各路夥伴一起守護這片土地。

作者

邱峋文

於聖稜線上感受陽光灑落時內心的感動、於白石池目擊水鹿奔騰時心靈的震撼,是踏入山林的初衷。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畢業後持續於山野工作,望能盡綿薄之力守護眼前的風景。

作者

黃惠敏

放羊的孩子。人稱小邪,從小幻想當一位充滿正義的女俠。現任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參與反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環境運動。

《菜場搜神記: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

出版社:裏路文化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當一個熱愛劇場卻鮮少下廚的女生,走進菜市場接受它生猛活跳的洗禮,豐富有趣的化學反應發生了。作者以沒有類型設限的自由書寫風格,遊走在紀實報導、流暢散文、酸甜劇本與怪誕漫畫之間。她彷彿創造了一種新鮮上市、繽紛熱鬧的「菜市場文風」,端上出版市場讓讀者五感為之一振。當然,循此被本書寫進來的職人、食材、場所與物件,也全都如魚得水般有了嶄新的能量。傳統市場永遠不會被超市或電商所取代的——這本年度佳作如此一錘定音。

作者

蘇凌

1994年生於台南,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劇場工作者與自由寫作者。《鄉間小路》雜誌專欄「菜市人生場」作者,著有《菜場搜神記: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關於傳統市場之幽默可愛處,可於臉書專頁「蘇菜日記」觀賞之。

《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

出版社: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為什麼一位有「功夫底」的技術勞工,並不想依循1970年代「黑手變頭家」的階級翻身夢?明明擁有高超做工和「手路」、在業界也是自有口碑,為什麼辛苦的爸爸在家中卻經常自我貶抑,甚至告誡子女莫承父業?來自高雄一位拖車師傅家庭的社會學研究生,回首從自身家庭與父親職業展開田野調查,完成了這本在情感與知識層面都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精彩作品。本書脫胎自作者獲獎的碩士論文,對於台灣社會理解港都工人的生命經驗和生活樣態,進而反思文憑主義與技術尊嚴,極具啟發。

作者

謝嘉心

七年級生,高雄市小港區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現為殷海光先生基金會執行長。碩士論文《「做師傅就好」:港都黑手師傅的生命、工作與社會流動》獲得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秀獎。

《菊花如何夜行軍》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菊花如何夜行軍》是作詞人鍾永豐的回憶錄,也是一部充滿土地氣息的鬥爭史。書中詳述了他的藝文之路,在音樂圈闖蕩的歷程,意外的從政時光,以及他與歌手林生祥的相遇。詩、搖滾樂、電影、哲學構成鍾永豐重要的成長養分,形塑出今日的他,而這本書最深刻的地方,是身為一個客家青年,他對其他更強勢文化的反省。《菊花如何夜行軍》不單是交工樂隊乃至生祥樂隊歌迷的必讀之書,它留存了一種文化人的典型—用文字介入社會、以理念影響時代,並且如履薄冰,時時審視著那條充滿荊棘的來時路。鍾永豐展現了接地氣的書寫,有南方的日常也有北部的世故,兼容東方的人情與西方的哲思,這位文字鏗鏘有力的「筆手」,在各種文化的激盪中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作者

鍾永豐

出生於美濃菸農家族,為詩人、作詞人、音樂製作人及文化工作者。曾任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高雄縣水利局長、嘉義縣文化局長、臺北市客委會主委及台北市文化局長,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主祕。曾獲2000年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2005、2007年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2014年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2017年以《圍庄》專輯獲金音獎及金曲獎評審團獎。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地圖會說話。如何通過三十幅地圖,呈現 500 年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想像、觀察與描繪台灣?無論策劃的巧思、史料的精準、書寫的深入淺出、文物呈現的細緻、編排的呼應,本書都是一次很好的紙上博物館嘗試。文物是歷史留下的物證,如何讓他們既受到保護,被好好收藏,同時又可以為人所用,被重新「看見」?《看得見的臺灣史》是讓文物繼續活在歷史中的好嘗試。

作者

蘇峯楠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關注臺灣史、地圖史、歷史地理、圖像研究、物質文化,有《地輿縱覽: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中文古地圖》等地圖史料解讀整理成果。本書出版時任職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現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作者

石文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臺中清水人。研究關注早期的臺灣史,以及民間多元的歷史記憶、詮釋及實踐等課題,也持續在博物館探索研究及策展的多種可能性。

作者

張安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專案助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深信歷史揉雜了想像力及科學性,至於哪種成分含量較多?持續透過大眾的博物學歷史追索著答案。

作者

鄭勤思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紙質與東方繪畫類文物修護人員,藝術史、古物維護背景出身,負責修護、保存與科學分析工作,曾在德國日耳曼國家博物館的書籍、圖像與檔案部門擔任實習生,以科學理性解析文物和博物館學,是工作最大的樂趣。

作者

陳怡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院歷史學徒出身,做「土匪」研究起家,到博物館工作後,每天接觸奇奇怪怪的文物與其背後的故事,研究關注政權轉換時期與日治時期臺灣史。

作者

李文媛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作者

莊梓忻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專案助理,喜歡品嚐各地美食,透過食物認識一地發展脈絡於文化特色,研究關注日常生活、討論飲食文化,記憶與認同之關聯。

作者

莊竣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專案助理,喜歡以步行方式探索不同城市空間。

作者

謝燕蓉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研究助理。在博物館工作中關注臺灣歷史,博物館學開展議題,持續在博物館場域中學習與服務。

作者

曾婉琳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研究助理。關注臺灣戰後有爭議、困難的歷史,策劃過「228.七O:我們的二二八特展」、「挑戰者們:解嚴30週年特展」、「迫力‧破力:臺灣戰後社會運動特展」等特展。目前在臺史博推動當代蒐藏工作。

作者

曾明德

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專案助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出生於彰化,喜歡音樂與閱讀。因為祖先世居於恆春滿州鄉里德村,而決定以恆春的歷史為碩論主題,開啟了一趟自我追尋的旅程。

《再凝望-戰後太平山》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入圍理由

決審會議結束並確認得獎名單後,上網 google《再凝望:戰後太平山》,意外也不太意外地發現:搜尋結果只有四頁。林場與木業主題相對冷門,且1980年代後,太平山林場撤除,第一章開頭就說:如今相關耆老分為三個世代,其中有兩個世代年已八旬之上,如何為讀者拉近議題與時代的雙重距離,又如何將資料與數字化為營養而非泥沙俱下,作者採取了以生活史與口述史帶領產業史的書寫策略,人物不作為陪附的調劑或補白,而是日日夜夜推動時序與產業軌道的集合力,不必教條宣講,史觀自然流露,文字簡潔內斂,隨意擷取篇章都是頗具風格的知識散文,配合全書流暢優雅的設計、裝幀、圖文與版型編排,是值得一讀的紀實寫作,也是值得實體收藏的出版品。

作者

李瑞宗

植物學博士,對植物與人文與古道極有興趣,著有《佛里神父》(2017),《大甲溪:水電俱樂部》(2018) ,《青澀的中橫》(2020),《越山臨海記》(2020),《再凝望—戰後太平山》(2021)。

《舊日廚房》

出版社: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這是一本台灣版的《追憶似水年華》。主角不是世家子弟,也非追憶華麗生活,而是懷念已不在世上的母親、岳母與妻子的味覺故事。

但作者不是只有追憶,甚至親手實作複刻這個味覺記憶。這種呈現方式,讓故事不是只有單純感傷悼念,更有跨越時空的對話樂趣,相對於作者過去較為厚重稠密的著作,《舊日廚房》有了更輕盈的閱讀趣味。

也因為這樣舉重若輕的敘事功力,讓《舊日廚房》跟多數的飲食之書有很大區隔。食物與記憶貫穿全書,但這位熟年大叔的廚房「食」驗記錄,又將當時記憶反轉成此刻滋味,更微妙串起書房知識與廚房故事,形成獨特的男人味。

照片提供:500輯/攝影:林澔一

作者

詹宏志

出生於1956年,南投人,台大經濟系畢業。現職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擁有超過30年的媒體經驗,曾策劃編集超過千本書刊。並創辦了《電腦家庭》、《數位時代》等四十多種雜誌。 2006年,詹宏志發表首部散文集《人生一瞬》,感性書寫童年與往事,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情感。一年多後出版《綠光往事》,爬梳家族往事,重現了五、六O年代台灣小鎮的生活氛圍,猶如經典老電影。2015年,他將旅行與讀書兩大人生志趣的書寫集結,推出詹式風格的《旅行與讀書》,雖自謙只是長者喋喋不休的紀行,實則展現了熟悉旅行敘事傳統的詹宏志不凡的寫作企圖。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出版社:沃時文化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轉型正義」在過去十年的台灣堪稱顯學,社會各個層面,都進行與推動著程度不一的思辨,或者實際的作為。《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不是一本錦上添花之書,事實上,它開闢了一座全新的森林,透過作者鄭安齊長期旅居柏林的第一手觀察,以德國為借鏡,讓台灣的讀者了解「轉型正義」的精神、它的實際作法、遭遇到的衝突與矛盾,以及未來的展望。可貴的是,作者並未流於片面化,紀念碑在他筆下是立體的反射物,反射出德國這個普世公認的典範中的不完美,甚至概念的缺漏。此外,《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在排版、裝幀、照片的挑選等視覺語彙的範疇,擁有獨到眼光。紮實的文字內容、大器的書寫企圖與優秀的視覺編排,這是一本夠格登上國際舞台的書。

攝影:雙子小姐
作者

鄭安齊

鄭安齊,1985年生於台灣台南,2012年起暫居德國柏林,現為奧登堡大學藝術教育博士生,柏林藝術大學脈絡中的藝術研究中心碩士。研究主要聚焦於藝術、(體制外)教育、政治及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和張力;近年以團體的方式,於公共空間進行藝術計畫,曾加入「不願面對的紀念碑—在『承重體』的藝術計畫」(柏林,2013),共同發起「共造城市-都市規劃的民主想像」(台灣,2018、2019)。曾任《藝術家》雜誌海外特約、駐德代表處文化組德國藝文生態系調研規劃調研助理、「不義遺址標示系統設計規劃」案顧問,另撰寫文化政策及藝術相關文章,散見於藝文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