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15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編輯獎
評審介紹
召集人
陳雨航(寫作者、前編輯人)
評審
康文炳(資深編輯人,著有《編輯七力》)
盧郁佳(作家)
總評:
台灣文化研究與書寫熱烈進行的今天,年度編輯獎的參賽出版品充分反映了這個現象。民間信仰、文學、音樂、建築、族群、產業等等的主題依舊方興未艾。就中電影藝術的相關書籍量多於往年:百年台灣電影史、台語片關鍵詞、可以普及全台的台北海報畫師、地方的戲院小史和看板畫師……試圖喚醒人們往昔生活的記憶。
學術研究、學位論文改寫成普及讀物也值得注目,陽明山茶的產業史、建教合作制度、超商店員、台語電影等等,都是研究踏查轉化的寫作。
公部門與出版社合作的出版品:人權博物館的文學編選、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集學者撰寫的電影史、交通部四個局(航管、氣象、鐵道、觀光)「迂迴」的故事化繪本等等,呈現了多元的樣貌。
凡此種種書籍,每一位編輯人大都必須面臨題材的選擇,讀者的定位,既要深度還須平易等等的工作日常與考驗,而每本書又各自具有接近和相異的挑戰。評選委員盡力從資料研究、文本閱讀、辨認編輯努力的跡痕、考量不同類型書籍的差異之後,交換意見,達成共識。
《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套書(卷一~卷五)》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
臺灣史成為影視潮流,白色恐怖成為顯學之際,當代文化掏空它成為浮濫的標籤到處套用。雖是顯學,卻難以接近,所以當代人用當代的世界觀回填、把白色恐怖扭曲成符合常識的模樣。但是白色恐怖不符常識。因此社會才需要《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白色恐怖當事人的口述歷史、回憶記事:漁獵用具店老闆賴阿統神秘失蹤七年多後家人才知道被捕。原來蔣介石計劃暗殺白崇禧,所以逮捕賴阿統,逼問「白崇禧是否買槍彈謀反」。賴阿統沒有審判,沒有起訴書,沒有罪名,沒有刑罰。像他這樣被拘禁沒登記的人,坐牢吃糧吃了三萬公斤。意謂數十或數百人、數十年的無辜囚禁,令人震懾,戰慄,無言。
白色恐怖是什麼,需要引水人招魂渡返當代。主編胡淑雯從兩百多本書中選出七個主題:受難作家的獄中回憶「雪的重述」,未成年男孩女孩被審問、囚禁的自述「萌」,共黨與相關人士歷險「地下燃燒」,共黨、被誣告入獄者、受難遺族等女性悲歡群像「她的花並不沉重」,政治犯在獄中、在藏身處與恐懼的搏鬥「原地流變」,山東流亡師生、南洋華僑在台受難,台籍政治犯流亡海外「失落的故鄉」,全景重現舞臺上各族群的互涉、各身分角色的處境,既磅礡且精微。既有自私平庸的邪惡,深沉的苦難桎梏,也有被株連者對罪人的悲憫寬諒。選文切面鋒利,編輯導讀、研究者註釋、年表等精緻完善,為讀者探索幽暗陌生異境投下照路的人性之光。
《圖解台灣陣頭》
《跟著日本時代建築大師走》
《圖解台灣問俗小百科》
《賽德克族神話與傳說》
《賽德克族文化誌》
出版社: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台灣的廟宇文化興盛,常民生活時時求神問卦,最需要知道的是什麼?「圖解台灣」系列《問俗小百科》以民俗與心理的角度,回答了求財、求功名考運、求姻緣、求子、喪禮禁忌……九大類100個問題的眉眉角角。對應的「台灣原住民」系列《賽德克族文化誌》裡則敘述傳統領域的生存觀、巫醫及徵兆、夢占、鳥占、婚喪禮俗等等。顯示了不同族裔各異的生活裡都具有的信仰主題。
《跟著日本時代的建築大師走》屬另一個系列「台灣地圖」,介紹日治時期台灣的經典建築。這些主要是政府機關、學校等等的建築,許多目前尚存。基本上是介紹了一群日本建築師在台灣實踐他們從西方習得的建築知識。多量的照片與簡圖兼具導覽功能。
五本書分屬三個系列,編號分別到了28、69與48,昭示了出版是穩定進行的編輯工程。
胡文青
大學求學時期,因接觸諸多台灣現代文學與歷史課程,受教薰陶,加上後解嚴時期出版社激增,台灣主題出版傳播蓬勃發展,逐漸打開了台灣自製書籍的眼界,也相信一本好書,不管是智性上或者情感上,都能夠帶給讀者飽滿的力量。而後,從事出版編輯工作的志向經啟蒙,至今仍以台灣主題的出版品為主要編輯領域。目前任職晨星出版有限公司編輯,近年以【圖解台灣】、【台灣地圖】、【自然公園】、【台灣原住民】等系列叢書為企劃、編輯主軸。
《幸福路上1+2套書》
《秘密耳語之怪獸圖鑑》
《秘密耳語1》
《成為洞穴》
《情批》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從動漫電影發展出新的前傳,主打台灣一九八零年代歡笑、記憶、街景等的童年時光系列漫畫《幸福路上》;與熟悉的藝術團隊合作企畫的動漫轉漫畫長篇,在機器人對抗怪獸中融入兒童成長苦澀經驗的《秘密耳語》和奇想升級的「圖鑑」;文與圖雙刀流的阿尼默推出的圖像敘事台語詩繪本《情批》;也是文與圖雙刀流的川貝母可以單獨欣賞畫作、單看小說、以及相互對照瑰麗想像力的「小說集畫冊」(或「畫冊小說集」?)《成為洞穴》。
編輯面對五種相當不同的創作狀況,尋找適合的繪者,參與企畫,邀請適合的協力設計師……以及規劃印製出畫冊式作品,特別是華麗典雅的《成為洞穴》。這是一組讓人印象深刻的圖像作品。
林怡君
大塊文化副總編輯。編輯資歷逾十五年,尤擅長圖文書及漫畫,自製與翻譯作品皆長。編輯作品包括:鄭問《東周英雄傳》、《羅浮七夢》合輯、鄧彧《回家》(入選波隆那插畫展)、阿尼默的漫畫《小輓:阿尼默漫畫集》及繪本《情批》(兩書皆獲得波隆那拉加茲獎及金鼎獎肯定)、《漫漫畫人間:任正華漫畫集》(2021金漫獎)、川貝母《成為洞穴》(2021Open Book年度好書獎)、阿力金吉兒《去遠方》⋯⋯等。於2016年及2021年獲第七及第十二屆金漫獎漫畫編輯獎。
《曲盤開出一蕊花:戰前臺灣流行音樂讀本》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歷史的重新追憶,成為台灣近年最重要的文化現象。《曲盤開出一蕊花》帶我們重返了戰前台灣流行音樂既摩登又魔幻的時刻;閱讀之際,我們彷彿也看到了黑膠唱片起伏轉動的緩慢,聽到了慵懶美聲的悠長。
《曲盤開出一蕊花》舒展的圖文整合安排,很能呼應主題,營造出一個令人沉浸其中的閱讀空間;編輯在結構的安排及版式的呈現上,展示了難得的細膩功夫。同樣可貴的,本書雖是文化研究成果,但編輯從讀者閱讀的角度出發,重新調整結構,也讓全書兼具了學術的深度與閱讀的平易性。
未來建基於過去,而關鍵點則永遠在於我們「現在」如何看待過去。台灣歷史文化的層層疊疊,值得我們一一考掘整理;它們不是寂然的化石,而是鮮甜的泉源,它們仍將啟迪著我們未來的方向。
黃靜宜
資深編輯人。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新聞組。曾任漢聲雜誌社童書編輯,洪建全基金會書評書目社主編,現任遠流出版公司出版二部總編輯暨總監。主要負責台灣館、繪本館與文學書等編輯線,尤其對於本土人文、歷史、藝術、建築、自然科普與生活風格類等主題圖文書之企劃編輯製作情有獨鍾。長期耕耘台灣文化田野,樂於開發嘗試各種文本類型,追求歷久彌新更甚於一時暢銷。曾編製過數百種本土圖書,作品獲各出版獎項肯定。
楊惠君
從上個世紀開始跑新聞,歷經報禁解除後三度媒體巨變,從手寫稿到電腦打稿、從BB.CALL到智慧手機。先後任職《民生報》醫藥組記者、《蘋果日報》副總編輯,現為《報導者》總主筆兼採訪主任,曾獲曾虛白新聞獎、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卓越新聞獎、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