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房間 Room》
出版單位: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設計概念:
將整本書幻化成一個房間,全黑的封面只打凸的書名,並網印詩句放在正中央,將詩的文字轉換成暗室中開了的一點門縫、從裡面的空間(房間)溢出的光線。拿開書腰後,底下藏著的傾斜光影讓全書「房間」的概念浮現,亦使讀者的動作與閱讀成為了開啟的關鍵。[khui pâng king]為「開房間」的台語發音,是作者在後記中提出的雙關玩味。而內頁影像皆來自實際進入詩人房間拍攝的物件與場景,與詩集穿插交織後逐漸窺探出暗室的輪廓。內封則翻攝自作者房間內真實的牆面,在灰紙板上印兩層白墨,一如為牆面粉刷的儀式,斑駁的細節與書衣的平滑形成對比,當他開門邀請讀者入內時,裡面的房間徒然四壁,會發現只有他一人,節制的寫詩。
《歷史變體 Metahistory》
出版單位:大未來耿畫廊藝術有限公司
設計概念:
「歷史變體」展名挪用語言學中「語音變體」的概念,討論如何通過閱讀與書寫,發現文字所隱藏的邏輯,將歷史的敘述結構拆解,重新採集再編輯。專刊以貼近手記尺寸的25開,重現訪談過程中將口述歷史檔案化的過程。封面選用中性灰色調的環保再生紙,傳達史料檔案的質地感。封面打凸線條、及書名頁不同字體的切割重組,模擬多面稜鏡折射效果,呼應本展概念:歷史的過去、當下、未來並非單一的線性關係。而是透過自身所映射的想像與認同,再撿拾拼湊出各自的歷史變體。內頁以日本書籍紙營造訪談紀錄的溫度,編排中借用文件檔案常見的元素,將內容資訊格式化、加入頁籤歸檔分頁,再以橡皮筋固定,暗示可增添資料、編輯再述的建構過程。
《從臺中雙冬疏散學校到內地復員:一位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教授在戰爭末期的紀錄》
出版單位:讀書共和國(遠足文化)
設計概念:
本書繪卷是日治時期日籍教授塩澤亮利用閒暇,以文字和圖畫記錄戰爭時期在臺中雙冬的生活,以及日僑遣返的過程。此繪卷原作為一長條連續繪畫,以卷軸收合,在本書最後以小圖概略呈現。為了因應繪卷橫幅的形式,本書採少見的橫式開本,並將繪卷分割成大約五十幅圖畫,每幅分割的圖畫依序置於左頁,圖中文字的譯文放在右頁,兩兩對照和對應。書籍為直式右翻書,和原繪卷的方向一致,讓讀者在閱讀時有閱覽繪卷的感覺。每幅圖中除了主文,還有一些景物的說明文字,為了讓讀者一目了然,編輯時在右頁將景物的截圖置於說明文字上方。整體上,本書的設計除了呼應繪卷原作的形式和色調,也在閱讀上力求清楚明瞭。
《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
出版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物藝術發展基金
設計概念:
將作品圖錄以賞鳥圖鑑的形式,設計書籍版面、訊息與整體視覺。取不同鳥類剪影連結畫作次序,設計索引目次頁面;並於主文畫作說明,搭配放大完整的鳥類取圖,引導認識畫作與相應鳥類名稱。依據作者想法,在主文之後附上生態攝影圖像與介紹,讓讀者將古畫創作與現代實景對比,體驗藝術與生物的差異性。 由於翎毛與花鳥均為多彩的纖細之物,全書特以鮮亮的螢光粉彩色,對比中式繪畫的雅緻色系;封面設計以單色調印製,強調原作手繪風格,並對比書盒以特別洋紅墨取代一般四色紅版的印刷效果;印製於仿絹布的紙張之上,傳遞出畫作本身「絹本設色」的古典風格。內容以單色混搭多彩色來區隔不同訊息分類,凸顯不同畫作主題特色與古畫構圖的藝術之美。
《負育群帶聚落:一場始於臺北盆地中央的實驗建築探索》
出版單位:文化部 藝術發展司
設計概念:
1. 負育群帶聚落:於工作團隊對「實驗建築」的命題。定義了分別對應著建築、方法、採集的紅、黃、綠三色;顏色的組裝,則呈現著觀念的結合與辯證、多向度的關係性。並以此詮釋作為集合動詞的「空間/城市」的存留形式。
2. 分離、整合:策展人、編輯們,將各篇文章的圖文進行拆解,分為文輯、圖輯。輔以交互參閱的標示,並以外封集結成冊,從讀者翻閱、使用本書的身體感到視覺化的色彩轉換,一步步呼應「實驗建築」。
3. 疊合、時序:從海報到每章節的跨頁,依據不同性質進行圖面上層次的堆疊。海報又讓計畫場域的地理位置在角落成為一個參考點,呼應「負育群帶聚落」地層式與組裝性的時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