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敘事】重尋南懷瑾的隱士之路
人文史地
簡介
南懷瑾生於憂患的中國,經歷抗戰、內戰、遷臺、赴美、旅港,再回歸故國的歷程,是民國史與那一代人的縮影。
他的一生是「應劫」而來,走過包括新舊文化斷層、軍閥割據、全面抗戰、國共內戰、兩岸對峙、白色恐怖、改革開放等歷史現場,以他特殊法緣、獨具「歷史之眼」的觀照,澄清了他親歷的民國史真相,見證了時代的靈光。
他在臺灣生活三十六年。除了與總統蔣中正、蔣經國的互動,還有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及在李登輝時代被稱為「兩岸密使」、提議辜汪會談等,在在顯示他入世走中國文化內聖外王的路線。
本書是從側面重新探索南懷瑾處在臺灣威權時期的歷史關鍵年代,與當道和相關人士交往的點滴,在在體現他的禪宗道家精神和隱士蹤影。
他的一生是「應劫」而來,走過包括新舊文化斷層、軍閥割據、全面抗戰、國共內戰、兩岸對峙、白色恐怖、改革開放等歷史現場,以他特殊法緣、獨具「歷史之眼」的觀照,澄清了他親歷的民國史真相,見證了時代的靈光。
他在臺灣生活三十六年。除了與總統蔣中正、蔣經國的互動,還有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及在李登輝時代被稱為「兩岸密使」、提議辜汪會談等,在在顯示他入世走中國文化內聖外王的路線。
本書是從側面重新探索南懷瑾處在臺灣威權時期的歷史關鍵年代,與當道和相關人士交往的點滴,在在體現他的禪宗道家精神和隱士蹤影。
作者簡介
吳瓊垺
曾任《聯合報》記者、《經濟日報》特約專欄「黃浦江畔」作者/筆名雲間子、上海恒南書院副院長。移居上海二十年,任臺企經理人退休返臺。
隱士思想,歷來佔據傳統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它如隱士的形態一樣,一向採取「遁世不見知而悶」的隱逸方式,所以被大家輕易忽略,而容易忘記。如果強調一點來說,隱士思想,與歷史上的隱士們,實際上,便是操持中國文化的幕後主要角色。―――― 南懷瑾《禪宗與道家》
隱士思想,歷來佔據傳統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它如隱士的形態一樣,一向採取「遁世不見知而悶」的隱逸方式,所以被大家輕易忽略,而容易忘記。如果強調一點來說,隱士思想,與歷史上的隱士們,實際上,便是操持中國文化的幕後主要角色。―――― 南懷瑾《禪宗與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