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焦點

展位:C1020

【民國史料】冷戰下的國軍游擊隊──反共救國軍

人文史地

簡介

1949年底,中央政府遷臺。1950年5月海南島失守,6月底韓戰爆發。這時中華民國政府,除了臺灣、澎湖外,還有福建沿海的金馬地區,浙江外海的大陳列島,以及中緬邊境的「孤軍」。國共兩軍雙方來來往往,共軍攻擊大膽島失敗,國軍則在南日島、湄洲島、東山島等地發動反攻的試探。

韓戰之後美國協防臺灣,一方面保衛臺灣不受攻擊,另一方面也不讓政府反攻大陸。因此,反攻及防守的第一線,就是靠金馬、大陳、中緬邊境的軍力。1955年1月,一江山戰役國軍失利,隨後大陳撤守,《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生效。國軍基本上再也沒有反攻大陸,江浙反共救國軍縮編成東引的戍守單位,福建反共救國軍則持續擔任烏坵的守備單位。
這些國軍部隊與游擊隊,在美國中央情報局以西方公司名義協助下進行整訓。如果將反共救國軍成立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與這時的東亞局勢,放到冷戰的脈絡底下,或許不難看出美國從軍事與外交等方面,既合作──需要國軍牽制共產勢力,又掣肘──不希望國軍真正發動反攻,中華民國臺灣所處的關鍵地位,與兩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