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焦點

展位號:B424

【民國日記】王貽蓀戰時日記(1944-1945)

人文史地

簡介

★抗戰時期基層工作紀實★

王貽蓀的日記內容極為豐富詳細,包括戰時生活的衣食住行,流離中的努力求生存,各種尋工作、覓調職的酸甜苦辣。1941年,王在連指導員任內看盡新兵訓練問題,1942年,在司令長官部政治部主管人事資料,1943年則調往後方勤務部特別黨部任職。1944年底,後勤部改組的傳聞甚囂塵上,王貽蓀也因而想另尋出路,也是王貽蓀生命史上重要的一年,是年他與同鄉杜潤枰因緣際會成為筆友,進而萌生愛情。1944年10 月王貽蓀前往貴陽與杜潤枰訂婚,1945年結婚。「婚姻問題的嚴重,緊迫著在事業、幸福三大問題的連繫上,實費余之苦心思索矣」,這正反映了戰時青年公私兩煩的苦況。
作者簡介

王貽蓀(1918-2009)

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的祝塘鎮。初中畢業後,王貽蓀在江陰縣的民眾學校任職,從事民眾教育工作。不久抗戰爆發,他跟著父親向西遷徙,抵達長江中游的武漢。他在鄉政訓練班受訓後,擔任鄉政助理員,輔導湖北省鄉政建設。隨後在四川綦江考入戰時幹部工作訓練團,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先派湖北見習,數月後調回四川工作。經數年輾轉,最後在重慶落腳,在後方勤務部特別黨部任職。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除了出版《王貽蓀戰時日記(1941-1945)》外,還出版了《流離飄萍:杜潤枰戰時日記(1939)》、《關山萬里情:王貽蓀、杜潤枰戰時情書與家信》第一冊的情書,第二冊的家信,可一窺戰時青年男女書信及日記中展現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