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說獎 召集人黃麗群(作家、《新活水》雜誌總編輯)非小說獎 評審陳佩甄(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楊佳嫻(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作家)楊 翠(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非小說類向來是對評審非常挑戰、參賽作品競爭強度也很高的獎項,今年的(2025年度)評審過程中,在不同文類與各式各樣的議題表現之間,我們意識到一種共通且突出的「史之意識」。之於人文社科類型的寫作,此處的「史」十分鮮明地傾向於微觀史,關於日常生活、物質、產業、族群與風土等主題都出現了精彩的作品;形成對比的是,散文領域中,將私人生活嵌入歷史的公共框架、為個人情感賦予宏大意義的寫作策略,也隱隱成為一種潮流。一者以微觀勾勒巨觀,一者以巨觀包裹微觀,兩種不同焦距變換構造出豐富景觀。
經初複審後最終有30本作品進入決審,包括詩集、散文、傳記、報導文學、社科人文等。除了寫作、編輯與製作水準、時代現象與觀點反映、並將外譯推介納入考慮之外,評審團的合議標準另也包括兩點,其一為觀點的更新,之於當代議題與紀實性的寫作,我們關切如何在已成的意見與知識基礎上產生新的提問;其二則是在許多嘗試處理「個人/在地」與「集體/共通」的作品中,如何成功地突顯前者的獨特性質。
傑作甚多,遺珠難免,經歷反覆投票、討論、再投票等角力過程,最終決議出本屆的十本入圍與三本大獎名單,它們風格多變,各具關懷,飽含知識與觀點,也極富閱讀樂趣。
在大寫的歷史景觀中,最難聚焦、顯影的是日常與身體,因為是權力施展的場域,卻又不被賦予「在場」的合法性。例如在此書裡的「街頭」,有夜遊的寫作者、畸零者、無家者、抗爭者、裸露者、受審者,他們的面貌由氣味、傷口、髒污、體液、殘肢構成,是潔淨明亮的反面,卻也是光明投注之處,為了規訓或排除,如體罰與啟蒙的一體兩面。
但這些描寫不是紀實性的,而是以文學撐起逐漸被扁平化的「人性」,將過去的記憶拉回當下現場,以細節和身體抵抗大敘事與大歷史。全書在看似線性的時間推展中編排點狀、游擊式的日常經驗,重構同時代性與在場性,在解嚴前夕的良夜中怒斥光明太過理所當然,觀照以身體為養分的惡之華,鑄成一部連結過往極權歷史與後記憶時代的傑出作品。
七○年代生於臺北,長於城南,臺大中文系博士班肄業,重度書癡與影癡。曾任職於《壹週刊》、《報導者》,獲調查報導新聞獎若干。著有散文集《草莓與灰燼》、《單向街》、《小塵埃》、《河流》;人物訪談《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議題報導《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合著)。
有別於多數以社會案件寫成的報導式文學作品,這部「素描」並非單向的凝視與描繪,作者善用信件往來與對話記錄,將自己置於受訪者同一平面,直面隔著一道透明帷幕的對手,共享不安、彼此較勁。作者探問事件當事人「為何活」,也質問自己「為何寫」,精彩地以寫作與文字重構又拆解既定命題,凝鍊成一部卡波提式的告白。
從「為什麼殺人」到「如何不想活」,此書呈現事件因果之間曲折迂迴的歷史性,鋪展人性的皺褶與陰翳,將「一個人」的外部處境與內在困境相互辯證,最終將「死亡」與「活下去」放回同一個天秤,掂量各種議題間的比重與失重。其中「性別」作為不可忽視的生理性、身分壓迫、社會要求、文化偏見之元素,更凸顯了多重交織的事件因素,成就一部回應當代心靈的年度之作。
1983年生,曾任臺灣立報、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端傳媒特約記者。關注環境、人權與社會案件,新聞作品曾獲吳舜文新聞獎、卓越新聞獎、SND最佳新聞設計創意獎;著作《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獲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偶撰影評與書評,現為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
如無事散步,如偶一抬頭,不求「出大景」也不刻意比附議題的日常書寫,在特定競逐場合通常略顯弱勢,然而隨筆集結的《落西北雨的下晡》,以簡潔鍛鍊的語言、起於當起而止於當止的謀篇與情感收放,使淡到極處的筆觸層層累積發生厚實力量。作家早年以華語寫作,近年專注心力於台語文散文創作,書中網羅各種當代細微記憶與生活資料,讀時不僅被書中的物質、人際互動、飲食與感官等豐富細節圍繞,台語正字輔以拼音的書寫方式,也同時自然地引導讀者進入一種帶著聽覺的閱讀體驗,此書從容自信地為自己也為讀者縫繡了時間及語言,不說大道理,自有大道理,是此次評審過程獲得高度共識的迷人作品。
彰化員林人,曾任《台灣新生報》主筆及副刊主編。數十年創作以散文為主,已出版著作包括《被一隻狗撿到》、《眼眸深處》、《布衣生活》、《輕鬆做事輕鬆玩》、《散步去》、《樂齡,今日關鍵字》等20多冊。曾獲散文類國家文藝獎,彰化縣磺溪文學特別貢獻獎。2016年開始台語文創作,2020年出版第一本台語散文集《驚驚袂著等》,2023年出版第二本台語散文集《落西北雨的下晡》。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灣大學日文系畢業。2008年開始關注反核運動,當過記者、雜誌撰述、環境組織專職,目前在公民社會領域從事研究工作。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獎助。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時期加入輔大黑水溝社,參與學生運動,跨校共組學生環保工作隊進行訪調 ,2004年以紀錄片《貢寮你好嗎?》獲第27屆金穗獎最佳紀錄DV,入選國內外影展。現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全國廢核行動平臺召集人。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碩士,曾任非政府組織工作者、記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以採訪書寫作為社會參與之一。
移工議題是近年臺灣出版現場持續關注、也耕耘豐富的領域,因此在廣泛的已知之上展開不同的觀察,又要在觀察中梳理出新的認識路線,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挑戰。《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同時聚焦於移工在臺灣的勞動現場與私人生活,「地下」兩字意義除了「不為人所知所見之處」「形式與制度的背面」之外,也可以理解為某一種「實質」,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地下之物」,地面之上一切難以成立,細緻的個案故事與田野資料讓這層「實質感」延伸出的理解,不只停留在抒情修辭的「隱形英雄」或「也是一份子」(「也」這個字,終究含有「非」的潛意識),而是另一種體感強烈的、臺灣人自身幾乎不可能完全經驗的「臺灣製造」,全書寫作流暢冷靜,具備精確的細節與知識調度,以及難以忽視的強烈敘事魅力。
南投人,臺灣大學新聞所畢。曾任《報導者》記者、《鏡週刊》人物組特約記者。傅爾布萊特學人(Fulbright Scholar)、中研院亞太中心、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獲臺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新聞大獎、香港人權新聞獎。攝影作品曾獲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首獎。合著《廢墟少年》獲Openbook閱讀誌年度中文創作、鏡文化「華文創作類」年度好書。在書寫中平衡宏觀的社會分析與微觀的生命故事。
這本關於老窮群體的非虛構書寫,厚重而又細膩,理性思辨而又感性溫潤,既寫出臺灣社會的結構性問題、社會福利的制度面與執行面問題,也深刻描繪老窮者的生存姿態與生命容顏。本書最精彩的,是寫出各種「流離」情境,流離於街頭與車站,流離於空氣如死水的租屋,流離於貧窮疾病與死亡,甚至流離於「社會福利身分」。文字平實節制,沒有過多渲染,但感官知覺空間營造鮮活,「老窮」氣味盈鼻。題名「奇幻」有多重意涵,首先是老窮者生命際遇的演繹;另一層指涉老窮群體的生存空間,「酸臭之屋」,猶如城市中一處「差異地點」,與現實空間重層交疊卻又平行錯開;最後一層,作者以「奇幻」揭露社會實境,有如童話故事中的「魔鏡」,「廣大受薪階級成為老齡貧窮的後備軍」,沒有人是局外人。
《鏡週刊》文化組記者。曾任《台灣立報》、《新新聞》、端傳媒和《今周刊》記者,關注社政、環境和勞工等議題。2020年報導高齡經濟弱勢者的租屋困境議題,開始關心臺灣超高齡社會降臨後,伴隨而來的老齡貧窮問題。用中立並不帶有偏見的視角去接近老齡貧窮者的生活,帶領讀者以另一種清晰的容貌去認識老齡貧窮者。
在詩集中以曼聲抒情展演一顆心怎樣重瓣開放,在散文集裡開全麥有時女團出場有時單飛solo,唱跳微喘不忘蓮花指洩漏情事,馬翊航這部《假城鎮》看得人笑出聲音又微微痛。一個扮裝男同志穿梭於島都和原鄉之間,當兵,戀愛,寫論文,遊台灣,眼風一拋吹動性別之牆,努力學習族語重識歷史。
書名巧妙,「假」是覆蓋,借用,依傍,擬態,台語發音也通gay。「假」的諸般意涵根本就是gay的一生。可是,扮裝男同志卻能發掘「假」的奧義,以「假」來實踐生活之真。甚至,「假」也能拿來敘述臺灣,擬中,擬日,擬美,又混又跨成為獨特的自己。散文中敘述者穿梭在身體、風土與文學的景片之中,聯想取譬出入雅俗,時有奇崛與幽默,帶著我們一起轉──
臺東卑南族人,池上成長,父親來自Kasavakan建和部落。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幼獅文藝》主編。著有個人詩集《細軟》、散文集《山地話/珊蒂化》,合著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台灣文學故事》等。曾獲民國84年臺東縣原住民族歌唱比賽國中組冠軍。2004年演出周美玲導演電影《豔光四射歌舞團》,演唱電影主題曲〈流水豔光〉榮獲第41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
鐵道對臺灣而言,雖然是隨各政權由外移植,但也是非常能凸顯地域性格的交通工具,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軌距和列車,在與各國的交通技術交流歷程,也能發現從修車到運轉等文化交織融合,讓臺鐵成為臺灣特有種的獨特性,而參與其中的臺鐵員工生命史,就見證了這個獨特文化的建構過程。內行的鐵道迷可在此書中看門道,從修理蒸汽火車的工作流程與技巧,到春節清明的龐大旅客如何疏運都有深刻學問;而非「鐵粉」的一般人,也能跟著走過大時代的鐵道人,看到戰爭時盟軍戰俘被安排至工廠做工,和臺籍員工一同歌唱伴奏的景象,以及某位國民黨立委因搭不上車辱罵站員,結果下次選舉就在客家鐵票區落選的軼事,當然大家最推崇的臺鐵便當也沒有在書中缺席。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於2019年8月由行政院核定設立,將過去以修繕火車為主的臺北機廠轉型為博物館,延續工廠的空間脈絡與場域精神,保留鐵道歷史與技術的核心價值。
為了實現「活的鐵道博物館」之願景,鐵博於2021年啟動「鐵道人的故事口述歷史計畫」,以跟時間賽跑的態度,搶救與保存鐵道從業耆老的生命故事與文化記憶,並規劃「鐵道口述歷史」書系,以期透過珍貴的口述紀錄,保存以人為主體的鐵道文化與故事。
兼具裝飾和防水等功能的磁磚雖是臺灣建築的尋常風景,也足以透過其反映在地獨特性和與世界的連結。作者細數從伊斯蘭清真寺馬賽克到維多利亞時代的壁爐等世界建築史中,磁磚的千年流變和傳播系譜,並介紹臺灣各時代運用於建築各部位的磁磚案例,圖案和造形皆反映屋主對財富的炫耀、對信仰的虔敬和對幸福與成功人生的期許。書中透過大量照片和圖表,介紹磁磚的尺寸規格、溝紋和商標等部位特徵、製作技法與類型,具有圖鑑的工具功能,並在其間穿插文資故事,如早年不重視磁磚價值,竟有古廟在被指定為古蹟後,敲除磁磚畫改以石雕取代。本書美感值破表,也破除社會行之有年的訛傳,看完就能理解所謂「國防色磚可以讓建築得以避免遭空襲」這類沒有根據的說法其實並不存在。
1947年生,日籍建築學者,定居臺灣30多年,作育英才無數。 擁有日本一級建築士、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學歷,曾任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系主任,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修復或再利用勞務委任主持人。專長於文化資產保存、建築與景觀規劃及設計、磁磚文化研究。為臺灣磁磚文化之研究先驅,其研究起始於1997年進行臺北圓山別莊磁磚之調查工作,曾發表十多篇磁磚學術論文並主持國科會磁磚專題研究計畫,擁有20多年豐厚的田野調查成果。本書《台灣磁磚系譜學》為其畢生研究的心血成果展現。
嚼不爛文學獎體計算過頭的厚重長句?厭倦那些翻遍史書地誌國際新聞政治正確的題材?關不掉雞湯詩重複老意象循環播放?楊智傑《第一事物》一把拉你上金邊雲,禮貌但堅決地盪開去他方。
詩集最美妙都不是要你拼命找指標,從頭順讀到尾,它允許跳躍,歡迎倒立,隨時亂入。跟著「人類起身,時間的列車/空椅子無限溫暖」,抬頭發現「獅子醒來,沒頭沒腦下樓/黑暗中/打開天空的總電源」,原來是「照看世界所有王八蛋的月亮」啊,可惜「我的愚蠢只能在我的一生/派上用場」……。詩人說想在這部詩集「意象、隱喻和對主題的裝飾」,確實,超現實般滑行於經驗和想像的慕斯內,這些詩句牽著我們,又放開了手,我們「被廣闊的謎輕輕哄著」……
1985年生於臺北,畢業於清華大學。有詩集《深深》、《小寧》、《野狗與青空》。入選文訊1970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20年20本詩集,獲邀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2021年駐會作家,並以詩集《第一事物》獲第九屆楊牧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