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7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小說獎

2024第17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評審團隊,由左至右:陳雨航、果子離、鍾文音、李靜宜,以及何致和。

評審介紹

小說獎 召集人
陳雨航(作家)

小說獎 評審
鍾文音(作家)
何致和(作家、小說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助理教授)
李靜宜(東美文化總編輯)
果子離(作家)

總評:

上世紀八零年代初,曾經掀起一陣香港電影新浪潮,那是香港電影工業的成熟,從而形成的電影新貌,在商業和創作上,港臺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時移勢易,四十年後的今天,彷彿新一波的香港浪潮又已抵達,這次是文學。因為香港局勢遽變的關係,臺灣在這幾年有了更多「文學的香港」,這些文學的香港出現在臺灣的許多文學獎徵文裡,也同時出現在臺灣的文學出版上,且有不容小覷的成績,這在本屆台北書展小說大獎的參賽書單中得以窺知。

除了臺灣的香港文學浪潮,本屆小說大獎參賽的書單裡還有幾種小說書寫值得留意:

臺灣歷史小說。隨著臺灣史研究和書寫的普及,加上若干小說獎的提倡,臺灣歷史小說的出版似乎迭有增加,在內容上也由較趨於史普的功能轉臻於成熟的小說藝術。

女性書寫。關於女性困境的書寫從來持續不斷,但新的角度、擴大的視野,以及女性自主的意識,都使這類小說書寫有更突出的面貌更亮眼的成績。

推理小說。西方和東洋的推理小說在臺普及多年後,在有心人的努力之下,本土的推理小說也有跟上的趨勢,且成果不俗,這幾年香港推理作家的作品亦有不少在臺灣現身,豐實了這個類型小說的出版,其成績令人無法忽視。

至於居主流創作的文藝小說,新人老將每年總有高處亮眼的新風景可以期待,今年自不例外。

《鱷眼晨曦》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理由

小說以充滿荊棘疼痛暴力輻射出南洋移民的傳奇史詩,愛與革命藉著雨林的舞台,拉出一個複眼又一個複眼的多重魔幻宇宙,瑰麗的文字爬行在無限繁衍的敘事,刻鏤精雕細描的小說技藝,高超地展演著獨特風情的語境,情節跌宕且故事迷人,以想像的雨林家族藉著巨鱷之眼航向新世(視)界。在小說家絕妙的技藝下,不斷地開演(也開讀者的眼),文字暈染著烈焰般的色度,又腐靡又富麗,無比絢爛的風格美學,為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揭開一座只有在小說家夢境裡的婆羅洲變形圖景。小說瀰漫著豐沛生猛的力量,語境華麗且節奏有著高度張力,彷彿讀者既在夢中又在現場,一同感受著又幻美又神祕又自在出入時間的史詩傳奇。在獸性與魔性之中,彷彿讀者也成了被巨鱷吞噬的夢遊者,沉浸在小說奇幻奇想的繽紛星圖下,神識被小說之神不斷地劇烈搖晃著。

作者

張貴興

祖籍廣東龍川,1956年生於婆羅洲砂拉越,1976年赴臺升學,1980年畢業於師大英語系,1983年入籍臺灣,1991年任中學英語教師。其作品多以故鄉婆羅洲熱帶雨林為場景,書寫南洋華人社群的生存困境、愛欲情仇和斑斑血淚,文字風格強烈,以濃豔華麗的詩性修辭,刻鏤雨林的凶猛、暴烈與精采,是當代華文文學中一大奇景。代表作有《伏虎》、《賽蓮之歌》、《頑皮家族》、《群象》、《猴杯》、《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沙龍祖母》、《野豬渡河》等。

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中篇小說獎、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好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開卷好書獎、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決選讀者票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博客來年度選書、OPENBOOK年度好書、亞洲週刊十大小說……等。

2018年《野豬渡河》出版後,先後榮獲OPENBOOK好書獎、花踪文學獎馬華文學大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金鼎獎、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大獎、聯合報文學大獎、紅樓夢獎首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甜麵包島》

出版社: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理由

小說語境優美如詩,靜靜地慈悲觀照著人物的內心渴望與失落,使讀者不斷地反芻咀嚼,彷彿小說裡的人物也是我們的親人,可親得讓人心碎(心疼)。甜麵包島其實一點也不甜,相反地充滿著無盡的憂傷。三段故事,三個讓人懸念的女性:玫瑰、羅蘭、塔塔,他們與甜麵包島的命運摺疊一起,島既是他們的家,也是他們的遠方,封印著他們一生的墓誌銘。小說的餘韻迷人,以一種內爆似的靜謐凝視,暈染出深深的哀愁,滲透著平凡小人物的生老病死,日復一日的孤靜時光,連死亡都如風如霧,愛與時間如潮水。小說總能以一種同理的凝視但不介入的視角,緩緩推進人物的哀歌輓歌,貧窮與被殖民的流離,各種掙扎的生存之境。小說雖然寫的是異國之島,但卻折射出每一座島嶼,而我們也身在其中。

作者

鹿苹

因著寫日記而集結出版了詩集《流浪築牆》,為了探訪敘利亞詩人的家鄉而遠走大馬士革,爾後爆發的敘國內戰推促了小說《左手之地》的完成。

《甜麵包島》為鹿苹的第三本書,背景為大西洋及加勒比海間的西印度洋群島。這本書是她為海洋中每一座曾被殖民的島所獻上的故事。

《姓司武的都得死》

出版社: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得獎理由

姑不論如何歸類,這都是一部好看的小說:故事佈局綿密,節奏明快,文字簡練,展讀樂趣無窮。

這是一部出色的類型小說。以滅門血案揭開序幕,透過香港特有的「丁權」制度,鋪陳強烈的地域氛圍,增添異質色彩。而謎團層層相扣,情節翻轉再翻轉,每一個轉折都出人意表,卻合情合理,精彩非常。

這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學小說。擺明是推理解謎,但實際上卻是透過抽絲剝繭解開謎團的過程,劃破現代社會光鮮亮麗的表相,揭露潛藏底層的文化暗流:性別、階級、權力、公義,以及在任何時空下都長存不變的人性欲望。小說人物立體而豐盈,情節靈動而不刻意戲劇化,憑藉角色的互動與事件的串連,反覆叩問「家」與「血緣」的意義,寫就一則香港傳奇。

文學無疆界,這部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Photo by Leo Chan
香港「號外」雜誌
作者

譚劍

曾任程式設計、系統分析、項目管理等工作。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國際成員。著有長篇科幻小說《人形軟件》和《黑夜旋律》、短篇集《免費之城焦慮症》、《貓語人》系列及犯罪小說《姓司武的都得死》。好奇如鯊魚。喜歡旅行、動物和大自然。與家人和一隻愛撒嬌的狗住在西太平洋一個小島上。

《暗路》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七個短篇故事,圍繞現實人生。作者展現紮實敘事能力,不靠華麗修辭,不依賴情節跌宕起伏,卻能把每篇故事都經營出強大張力,讓每一位主角的人生都值得細細觀看省思。

作者以微不足道的生活日常為靈感取材處所,深入挖掘看似平凡的人生,捕捉潛流湧動的情感。故事敘事者以極低的姿態和極近的距離,凝視那些被眾人視而不見的角色,並以節制內斂的筆調慢慢推進日常瑣細,使讀者逐漸沉浸於故事的漩渦之中。

這部小說集猶如一幅細緻的浮世繪,作者以靜謐和緩的文字引導讀者與故事中的人物相會,讓我們感受到情感的各種面貌,覺察生命的深邃、荒涼與富饒。每一個故事都突顯了平凡生活中的非凡之處,啟發讀者重新審視日常,並發現其中隱匿的珍貴事物。

攝影:唐佐欣
作者

李金蓮

金甌女中畢,曾任職環華出版公司、時報出版公司、中國時報【開卷】。曾獲時報文學獎、金鼎獎出版報導獎&特別貢獻獎&文學類圖書獎。出版短篇小說集《山音》、長篇小說《浮水錄》、主編《我台北,我街道2》;目前為自由寫作者。

《緣故地》

出版社:衛城出版/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錢真的長篇小說《緣故地》以1912年林圮埔事件為背景,因為竹林地的權益歸屬問題,以及長期以來日本人與臺灣人相互猜忌,終於激起臺灣民眾武力抗爭。

錢真以史家之筆,細述事件的來龍去脈,勾勒日本治臺後,新政權、新觀念、新知識、新事物帶給臺灣人的衝擊,兼述政治公權力結合資本家勢力對民眾的壓迫。

儘管以武裝抗爭事件為主題,但錢真並未把焦點全然放在其中,除了展現考據的史學功夫與事件因果的詮釋之外,又與文學的虛構和想像接軌,遒勁文筆撐起抗爭場景,復以悠緩詩意的文風描繪人心感情,寫出那個時代島民的迷茫猶疑,以及某些信念之下對生命的選擇與追尋。

攝影:吳翛
提供:幼獅文藝
作者

錢真

筆名錢真,本名錢映真,南投竹山人,現居臺南,寫作亦學習南管。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曾任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曾獲臺灣歷史小說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南投縣玉山文學獎、桃城文學獎、臺中文學獎。

錢真擅於以寧靜知性筆法,挖掘歷史內面的幽微人心,她的小說兼具史識、詩意與哲思,著有長篇小說《羅漢門》與《緣故地》。《羅漢門》榮獲第四屆臺灣歷史小說獎,《緣故地》獲得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並入圍2023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弟弟》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小說以姊弟之愛為主軸,通過弟弟的成長歷程,融入香港回歸後的重大歷史時刻,深刻揭示了香港社會的巨大改變。書中不僅生動描寫家庭情感,更藉由姊弟兩人視角以及行動參與,寫出了香港歷史上的幾個重要時刻,讓讀者有如親臨現場,感受到香港這座城市的喧囂與沉靜、榮耀與創傷、生機與死氣。

這部小說的文字靈巧鮮活,敘事節奏暢快,閱讀時幾乎不會遇到任何情節上的障礙。作者擅長捕捉人物情感反應,手法細膩且準確到位,而且經常只用一句話就命中靶心,極度傳神。儘管主題沉重,但作者以輕盈的筆法將讀者引領進入這個充滿挑戰和抉擇的故事。這部小說不僅是對家庭情感和成長的深度探討,同時也是對香港社會歷史的敏銳觀察,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作者

陳慧

陳慧於香港出生、長大,受教育。從事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及小說創作多年,出版小說、散文二十餘本,小說《拾香紀》獲第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並有多篇中、短篇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近年移居臺灣,創作短篇小說收錄於《孤絕之島:後疫情的我們》及《我台北,我街道2》。

愛樹愛風,還有貓和朋友;覺得天堂應該就是朋友相伴、抱著貓在和風中的樹下閱讀。能寫作的日子心情就好。

《太平洋廣場號返鄉記》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如同《奧德賽》的英雄奧底修斯,離鄉四十多年,七十歲的老船長林志鴻指揮著他豪華的貨輪終於回到他的家鄉基隆。當然,他的伊薩卡已不復當年模樣。兩天一夜裏,這港都的前世今生、老去的故人、各處的街口巷弄……都不斷在回憶裡迴旋進出。他離港前,確認了少小之交的姊弟之愛,也再會了初戀的對象,未能尋獲他父母失蹤之謎的失落相形減低。作者雖然藉由他密集聚會見面的小時友人和海洋學院同學之口說了許多對港都及島嶼的未來意見批判和想像,但作者似在紛耘之中具有統整的主張。

本部小說固然獨立,亦可承作者八零年代出版的《失蹤的太平洋三號》脈絡。或許吳叡人在推薦序裡說的最能為這部小說註解:「返鄉之行,返回的不只是地理的故鄉,記憶的故鄉,更是某種關於人與歷史的真理的原鄉。」

作者

東年

曾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副總經理兼副總編輯(1977-2005)、《歷史月刊》總編輯(2003-2009)、歷史智庫出版公司社長(2005-2009)、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執行長(2006-2010)。

著有短篇小說集:《落雨的小鎮》、《大火》,長篇小說《失蹤的太平洋三號》、《去年冬天》(同名改編電影)、《模範市民》、《初旅》(英文版Setting Out在美國印行)、《愛的饗宴》、《地藏菩薩本願寺》、《我是這樣說的──希達多的本事及原始教義》、《菩薩再來》、《再會福爾摩莎》、《愚人國》、《城市微光》、《美好時光》、《黑潮》;散文集:《給福爾摩莎寫信》;研究:《桃園開拓軼史》、《桃園縣忠烈祠本事》、《道法自然》、《花神與花祭》、《神社的建築與思想》。

《叛國者》

出版社: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諜報是臺灣較為罕見的創作題材,或因資料蒐集的困難,創作出情節逼真的虛構作品極為不易。

《叛國者》以真實的事件為藍本,透過新聞調查式的資料採集,藉由虛構的情節與擬真的細節,建構起一部歷史脈絡清晰,故事架構合理,人物面貌立體,敘事細密紮實的間諜小說,格外令人驚豔。

但作者的企圖心並不止於寫出一部勾勒兩岸諜報戰的歷史小說,而是要在「愛國」與「叛國」兩個看似相反,實則一體兩面的概念對照下,探討個人身處時代洪流的無奈與渺小,以及面對國族大義與個人情感的衝突時,如何抉擇的人性掙扎。

臺灣不乏諜報歷史素材,期待這部作品是一個好的開始。

作者

李志德

1969年生的天蠍座。二十餘年的記者生涯。情報工作人員的後代。

主要興趣集中在臺灣政治、軍事、兩岸關係、中國和香港。

待過《聯合報》、《蘋果日報》、自由亞洲電臺、公視新聞部,並曾任《端傳媒》總編、《鏡週刊》文化組副總編輯。採訪深入臺灣政治和兩岸關係,曾出版《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海風泱泱》。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出版社: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私立名女校高中的國文老師吳依光,面對著班上學生墜樓自殺事件所引發的種種核心及細節的同時,不斷地回溯她自己的少女時代的成長過程以及她當前婚姻以及生身父母的關係。這是一部比趙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的內容觸及面更多的小說:同儕競爭、霸凌、父母管教、補習、升學、兩性、職場……還有更令人驚心的「階級的生成」。

小說深刻描寫了許多人生面臨的重要場景(多屬困境),特別是那些少女的幽微心事,主角吳依光的義務型婚姻,以及吳依光那習於操控一切的母親。作者塑造了吳母強烈的形象,但並未一面倒的流於控訴,那些不斷想為女兒善後的初心倒是確定的,這添增了小說內部的拮抗力道以及更豐厚的意義。

提供:鏡文學
作者

吳曉樂

居於臺中。喜歡鸚鵡。魂系遊戲玩家。
著有《致命登入》、《我們沒有祕密》、《上流兒童》、《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我有一個關於不倫的,小問題》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理由

《我有一個關於不倫的,小問題》從開場「身體好可怕」「身體好誠實」的辯證之後,即在詰問對方與叩問自我之間開展。女主角咄咄逼問男友這個為什麼,那個為什麼之際,也對愛與性、婚姻關係、忠誠、妒恨、情慾,以及諸多人性百般思索。

許俐葳以敏銳心思、靈動語法,捕捉現代都會女子於情場與職場的幽微心意,所編造的偷情老舊戲碼,有別於傳統寫法而富新意。不倫外遇的題材常出現的戲劇元素,在她筆下都淡化處理。這部小說,沒有灑狗血的劇情,沒有噴淚吶喊的激情,沒有復仇,沒有色戒難守的下場,甚至於言語機鋒頗多,談不上唯美浪漫。

然而這本書卻這麼好看,緊扣人心。許俐葳以第一人稱敘事,站在第三者的角度陳述,文筆俐落,語氣直白,迷人的私語感把不見天日的、不對等的、邊緣的、幸福感與罪惡感交錯的不倫戀,整個寫活了。

作者

許俐葳

筆名「神小風」。
1984年生,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畢業。

現任《聯合文學》雜誌副總編輯,並獲得第45屆金鼎獎雜誌類主編獎。

著有長篇小說《少女核》;電影小說《消失打看》;散文《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電影劇本《相愛的七種設計》、《自畫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