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四堂不同層面的臺義連結講座:
1.食的交流:邀請?合創辦人分享在義大利慢食大學學習的經驗,以及後續如何持續推廣友善在地的行動,鑽研零廚餘食譜,使用格外品、剩食創作各式小點,以食物為媒介閱讀我們所在的土地,並透過剩食計畫,讓原先可能遭浪費的好食材回到餐桌上。苗栗身為農業大縣,也時常因各種因素影響農產品銷量而產生剩食,透過尹宣的分享讓大家對廚房的永續有新的想像。
2.食的差異:讓義大利人生氣的夏威夷披薩為何受人喜愛?鳳梨的魅力為何?讓我們從了解自水果成為料理食材的鳳梨來打破隔閡;在國外大紅大紫的珍珠奶茶如何被「創意」惡搞?從手搖飲料的起源了解珍珠奶茶。透過跨國融合的飲食差異回溯食物的本質。
3.跨國生活與設計:邀請移居義大利的台灣人分享跨國遷徙的動機,以及在義大利的生活、工作經驗,讓在苗栗小鎮的居民能了解相隔7小時時差的城市生活樣態,人們過著什麼樣的人生,藉此開拓新視野,對義大利有更貼近現實生活樣貌的印象。
4.跨國書店交流:邀請在米蘭大都市中開「純賣書」的獨立書店老闆,分享經營書店的經驗,以及在都市叢林中的生存之道,並透過跨國對談,激發台義文化碰撞與交流,讓獨立書店產生新的流動。